2022年至2024年信托行业发展回顾
这三年信托业日子不好过,但也在慢慢调整。“资管新规”全面落地后,监管推了信托业务三分类,把业务分成资产服务、资产管理、公益/慈善三类,逼着行业回归“受人之托、代人理财”的老本行。
从规模看,2022年初还在调整期,后来慢慢回升,2024年末信托资产超27万亿元,比2023年多了4.32万亿元,增速近19%。头部公司越来越强,2024年有3家公司资产超2万亿元,前十公司占了市场一半多份额,中小公司日子更难了。
业务结构变化挺大:主动管理信托成了主力,2024年规模17.81万亿元,占比66.26%,比2022年提高了8.66个百分点。钱的投向也变了,更多去了证券市场,2024年规模超10.9万亿元,占比超40%;房地产、实业这些领域的占比降了不少,房地产占比从2023年的4.12%降到2.82%。
不过赚钱变难了。202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914.96亿元,净利润300.64亿元,同比都降了,尤其是净利润降了21.4%。主要是成本涨得厉害,合规、科技投入多,加上传统的通道业务不行了。资本方面,行业净资产降了2.14%,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的5.83%降到3.98%,钱没花在刀刃上。
大家也在想办法转型:头部公司搞综合金融协同,产业背景的公司深耕实体,中小公司做区域特色,还有的发力家族信托、标品业务。监管也没闲着,这三年罚了140多张单,总额超1.24亿元,严查违规通道业务、刚性兑付这些事。不良资产规模虽然涨了点,但不良率保持5.35%,还算可控。
监管会一直严下去,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》列了“六大禁区”,不准保本保收益、搞通道业务这些,评级和处罚也会更严。
业务上,资产管理信托会更偏向标品,比如FOF、固收+;资产服务信托要扩大规模,覆盖更多场景;公益慈善信托会发挥更大社会价值。
科技也会帮上忙,用大数据、AI分析客户需求,优化流程,提高效率。
总的来说,信托业现在在转型阵痛期,要先把风险清掉,再找到新的赚钱模式,未来才能真正高质量发展。